西南地區鋼筋桁架樓承板專業供應商
集設計、制造、銷售、施工、服務為一體
全國咨詢熱線
18113285888
自我國明確提出“2030年碳達峰,2060年碳中和”目標之后,綠色低碳、節能環保理念逐漸成為社會和企業的關注重點。建筑領域作為能耗大、排放高的行業,受到了廣泛關注。而房地產與建筑業又相互依存、相互聯系,房地產服務于土地和建筑,讓其創造出更大的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。因此,在“雙碳”目標驅動之下,房企紛紛發力建筑領域的可持續發展探索。
目前,碧桂園、萬科、龍湖、華潤置地等很多典型房企均已在踐行可持續發展戰略。其中,碧桂園將可持續發展貫徹于整個業務價值鏈中,而龍湖于去年正式成立雙碳小組,將雙碳能力深度嵌入組織的發展脈絡中。不難看出,可持續發展已成為房企應對行業下半場的自覺行動。尤其是房地產行業在探索新的發展模式下,可持續發展為房企提供了更廣闊的發展機遇。
在“雙碳”目標驅動之下,房企紛紛探索建筑領域可持續發展的新路徑。企業供圖
“雙碳”目標驅動,房地產價值鏈加速重構
目前,..正處于從高碳向低碳甚至凈零碳轉型的重要歷史時期,中國碳達峰碳中和戰略正在加速推進。
作為碳排放的主要行業之一,建筑業的綠色化轉型升級對..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至關重要。為此,..在推進建筑能耗上制定了嚴格目標。根據住建部發布的《“十四五”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發展規劃》,到2025年,城鎮新建建筑..執行綠色建筑標準,完成既有建筑節能改造面積3.5億平方米以上,建設超低能耗、近零能耗建筑0.5億平方米以上,裝配式建筑占當年城鎮新建建筑的比例達到 30%。
在政策持續推動、綠色建筑滲透目標不斷提高的趨勢下,我國綠色建筑增長趨勢明顯、動力充足。在這樣的大背景之下,可持續發展已成為房地產上市公司價值成長的新路徑,并且進入快速發展期。
之前評判一個企業是否值得投資,多從盈利狀況、償債能力、現金流等財務基本面來分析,而從目前來看,一家好的公司不僅要會賺錢,更要有可持續的社會責任感。具體來說,主要表現在ESG,即環境(Environmental)、社會(Social)和管治(Governance)。
ESG是一種通過企業在自然環境、社會責任、公司治理三方面的表現,反映企業長期可持續發展能力的企業評價維度。區別于傳統財務層面的業績表現,ESG更側重關注企業在環境、社會責任及公司治理中的績效。
近年來,房地產行業進入新發展格局。在行業大背景下,為重塑競爭格局、實現轉型升級,房企對綠色施工、綠色建筑、綠色運營等方面的重視程度日漸提升。由此可見,在“雙碳”目標的驅動之下,房地產行業的價值鏈開始加速重構,積極探索可持續發展道路,不僅是履行社會責任的基礎訴求,還可將影響力擴大至產業鏈、生態圈。因此,如何實現綠色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是整個行業需要面對的共同課題。
6月5日是..環境日,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、金融學系教授劉俏在第九屆中國企業綠色契約論壇上表示,碳中和意味著一個新文明形態的到來,企業和行業都需要去積極思考怎么能夠踴躍的參與其中;從企業層面上,應該從現在做起,增加碳信息方面的披露,同時制定切實可行的碳中和實現規劃,并采取一些切實可行的舉措推動進程。
專注可持續發展,房企探索新的發展模式
2022年《政府工作報告》對房地產業定調時提到堅持“房子是用來住的,不是用來炒的”總體定位,同時提出“探索新的發展模式”。在很多業內人士看來,房企的新發展模式一定與可持續發展理念相關。
可以看到,在房地產行業,很多房企早已布局并踐行可持續發展戰略。而且在2022年,房企對于ESG方面的發布率仍在持續提高。今年以來,碧桂園、萬科、華潤置地、新城發展、綠城中國等多家房企先后發布了ESG報告或可持續發展報告。
碧桂園發布的2021年可持續發展報告顯示,其通過綠色智造、綠色投資等方式,已取得一些成效。企業供圖
近日,碧桂園發布了2021年可持續發展報告,對自身的碳中和實踐做了階段性總結。碧桂園擁抱科技,通過綠色智造、綠色投資等方式,已取得了一些成效。在業務發展的同時,碧桂園從綠色化、智能化、數字化等維度入手,已將綠色探索與實踐覆蓋到施工、運營、租賃、辦公及產品等全產業鏈條中,構建出一個立體的可持續發展方案。
據萬科發布的2021年可持續發展報告顯示,2021年,萬科新增滿足綠色建筑標準的面積5826萬平方米,滿足綠色一、二星標準的項目面積5598萬平方米,滿足綠色三星標準的項目面積228萬平方米。同時,住宅產業化占總開工量83%。
華潤置地也發布了2021年可持續發展報告。報告顯示,2021年,華潤置地成立了碳達峰碳中和..小組及辦公室,完成自持項目..碳核查。2021年,華潤置地在運營階段環境保護投入的總額達1,292.07萬元,節能減排改造投入的總額達919.64萬元。
此外,龍湖發布的2021年可持續發展報告顯示,企業于去年正式成立雙碳小組,將雙碳能力深度嵌入組織的發展脈絡中。同時制定了“到2030年單位面積碳排放強度降低至少15%”的環境目標。
對此,業內人士表示,從上述房企發布的可持續發展報告中可以看到,房企為了響應..“2030年碳達峰,2060年碳中和”目標,在環境方面進行的探索已初見成效。未來,可持續發展理念作為中國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核心驅動力,將深刻影響企業的經營邏輯,同時也可以為企業提供更廣闊的產業發展機遇。具體來看,在可持續發展策略方面,房企可以通過升級科技、健康、低碳的產品,提升產品力和服務力,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優勢,打造品牌的可持續性競爭力。
當下,傳統建筑粗放式生產方式已難以滿足國內高質量增長需求,建筑行業急需向高質量發展轉型升級。而房地產行業對于建筑行業的轉型又起著至關重要的帶動作用。房企作為主要的投資與服務主體,可以把握綠色發展機遇,借綠色發展的東風,在建筑領域踐行ESG理念,更是企業社會責任的體現。
眾所周知,建筑業是我國的支柱性產業,近10年來其產值長期占據我國GDP的20%以上。2021年,建筑業實現總產值29.3萬億元,同比增長11.04%。雖然我國建筑新建需求逐漸平穩,但每年建設和維護的體量仍然較大。
通過科技和模式創新推動建筑業轉型升級的效果更為可觀。智能建造是解決建筑行業低效率、高污染、高能耗問題的有效途徑之一。為此,早在2018年,碧桂園就成立了廣東博智林機器人有限公司(簡稱“博智林”),推動智能建造體系不斷走向成熟。
截至2022年5月底,博智林在研機器人近50款,已有23款建筑機器人投入商業化應用并對外開展租售業務,服務覆蓋28個省份(直轄市、自治區)超450個項目;累計交付超900臺,累計應用施工面積超1000萬平方米。
值得一提的是,2021年12月30日,博智林在廣東汕頭..完成“BIM+FMS+WMS+ 建筑機器人”多機施工系統的驗收。多機施工系統初步構建了完整的全周期施工閉環,大幅提升了施工效率,使得施工過程...和更環保,這也是碧桂園利用科技賦能碳中和的實踐,通過推動高科技新業務,助力..碳中和戰略目標的實現。
從目前來看,房企的可持續發展將迎來歷史機遇。對于房企而言,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愿景,并獲得更高的財務、環境和社會收益則是一道必答題。正值房地產行業進入下半場,適時把握可持續發展帶來的新機遇,房企也將贏得更廣闊發展空間。
免責聲明:本文來自騰訊新聞客戶端創作者